户外常识 分类>>
珠海市以示范引领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珠海市以示范引领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珠海市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紧扣“产业第一”“民生为要”工作主线,强化食品安全理念,做大民生保障食品、做精高端健康食品、做强产业链条、做优食品品牌、做深食品市场,持续提升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水平,通过示范引领持续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陆续出台实施《珠海市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珠海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珠海市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等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明确食品产业规划布局6t体育,引导食品企业转型升级,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珠海市聚焦特色优势领域,已形成含括以汤臣倍健、健康药业、尔康药业为代表的保健食品产业,以可口可乐、青岛啤酒、麒麟啤酒、汪之洋、古春堂凉茶、加林山为代表的饮品产业,以天禾、一品、陈满记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以元朗、永南为代表的烘焙、方便食品产业,以海龙生物、容川饲料为代表的饲料产业等在内的现代食品产业集群。2022年,珠海市食品工业总产值208.61亿元。
一是推动园区特色错位发展。2008年开展园区整合工作以来,珠海市全面落实新增工业项目100%进入工业园区,实施《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强化产业布局指导,基于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引导重点食品企业入园聚集,推动各园区特色错位发展。目前,全市食品产业布局以金湾区、斗门为主导,香洲区、高新区为辅助;金湾区重点布局发展保健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饮料等产业,斗门区重点布局绿色有机食用农产品、预制菜、水产品深加工、水产饲料加工等产业,香洲区、高新区布局发展啤酒饮料、悠闲食品等产业。
二是打造食品特色产业园区。汤臣倍健透明工厂打造“智能化透明工厂”和“营养探索馆”,实现了全球原料可追溯、生产过程透明化,凭借“营养+科技+旅游”创新融合的新特色,成为广东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并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绿色工厂”等称号,成为精准营养食品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围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蕉海鲈”产业链,构建以加工物流区为核心、原料保供区、科技双创示范区、综合管理服务区、休闲旅游体验区四区联动的“一心四区联动”发展格局,目前已进驻预制菜企业37家,形成“公司-基地-养殖户-深加工-贸易-物流配送”全产业链模式,2022年销售额达到13.33亿元,同比增长85%。粤港澳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15.6万平方米的高科技半封闭智能玻璃温室,是长江以南单体规模最大、科技化程度世界领先的全产业链园区,可实现全环境智能调控、全过程智慧种植、全流程数据追踪,获评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华南地区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基地。
三是链接港澳推动产业集聚。珠海市充分发挥港、澳两个廊道的传导优势,联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港澳品牌、港澳标准、港澳元素等价值赋能食品工业,引进港澳地区优质食品品牌在珠海设立生产基地、中央厨房,推动食品“供应港澳、走向世界”。国家科技部和广东省、珠海市共建国家食品安全(横琴)创新中心,重点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食品产业链投融资、国家地标优品专项培育、对接国际食品标准认证、建立配套食品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实践,目前以供港澳食品认证标准为基础,已创新开展“琴澳”专项认证体系。珠海市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菜篮子”产品供应中心,打造了集蔬菜、水果、干货、冻品、鲜活水产等五大类产品批发展销、加工配送、冷链运输、物流仓储、检疫监测、运营管理、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于一体的批发平台。
四是实施食品小作坊生产提质行动。推进“一区一加工中心”建设,香洲区建成2.5万平方米多业态共存的食品集中加工观光综合示范区,金湾区、斗门区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实行闭环式集约化管理,有效解决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散、脏、乱、差”难题,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一是推动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食品行业“数字三品”专项行动,推广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指引,树立食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汤臣倍健的“膳食营养补充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智能蛋卷机”,实现单位产出工时降低50%、设备能耗节约35%。
二是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优做强。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依托重点龙头企业,为重点食品龙头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要素供给,推动企业做优做强。在精准营养食品领域,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以10.3%的占比位列国内膳食营养补充剂(VDS)市场份额第一,其产品覆盖蛋白粉和维生素等基础营养、骨关节健康、心脑血管健康、眼部健康、运动营养、儿童营养等细分领域,已成为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领导品牌和标杆企业;与全球多家知名高校及权威科研机构共建协同研发创新体系,在精准营养、营养代谢、针对老年慢病风险因素的营养干预和防控、心血管健康、肝脏健康、代谢健康、运动健康等诸多重点领域开展深入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在食品加工领域,珠海强竞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冷链物流+食品精深加工+观光旅游”完整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实现从养殖基地到餐桌鱼类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推动白蕉海鲈产业走向“四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健康发展之路,其生产的年鱼礼盒、盐鲜海鲈鱼、火锅鱼片、鱼丸、鱼饼、鱼汤、鱼脯、鱼松、鱼酱等多种深加工水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被评为珠海市十佳预制菜企业及预制菜品;振盟肉禽有限公司是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加工企业,也是目前珠三角地区生产设备及配套领先的供港澳冰鲜禽肉加工企业之一,其生产的产品占澳门肉禽鸡市场的40%-50%。在烘焙、方便食品领域,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创新传承中华传统美食文化35年,其生产的“元朗”“元朗欢乐”系列蛋卷、核桃酥、沙琪玛、月饼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元朗蛋卷王被评为广东岭南特色食品,2022年入选“珠海礼物”;珠海市金海岸永南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公仔面”系列方便面,年产量超过3亿包,品牌深入人心,特别是在港澳、华南地区,“公仔面”一词已成为方便面的代名词。
三是培育食品工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食品工业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大食品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对“新升规”食品工业企业给予奖励,构建大中小企业梯次发展格局。目前,珠海市共有珠海海壹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珠海市富琳特食品有限公司、珠海天禾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工业领域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
全市农贸市场经过三轮共155家次升级改造,面积超13万㎡,财政投入超1.5亿元,带动4亿元社会资金投入,改造后市场焕然一新。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地面、台面、墙面、天花板等硬件设施应添尽添、应修尽修、应换尽换、应补尽补,食品安全等宣传标识和电子屏幕醒目显眼;环境卫生更加整洁,所有市场一律落实“五统一”,即统一执行“一日一清洁一消毒”制度、统一配备挂壁垃圾桶、统一增设玻璃或塑料围挡、统一悬挂收款二维码、统一铺设水产档防水防滑垫;管理秩序更加规范,经营户划行规市,所有商品、包装物、工具整齐定位摆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位“应划尽划、定点停放”,共享单车“入栏结算”,空中飞线重新布局;消费购物更加放心,经营户亮证亮照、线内经营,熟食店“三防三白”落实到位,生鲜肉品“两证两章”齐全完备,销售的产品来源可追溯、足斤足秤成为常态;智慧监管更加便利,引入智慧农贸系统,统一蓝牙电子秤、商户显示屏、智慧农贸管理平台等,实现“一户一档一屏”和无纸化亮照经营、明码标价,方便消费者购物时能随时掌握到菜价信息、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及购物信息,使消费更智能便利。
一是周密部署,高位推动。2019年市政府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纳入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2022年作为省民生实事推进;成立市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作组长,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主要负责同志作副组长,18个相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作成员。牵头部门周密部署、统筹规划,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扎实工作,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推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保质保量、按期推进。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和扶持政策,积极动员引导,组织考察学习。落实“一场一策”,采取一线督导、现场办公、定期对接、逐项销号等方式全面掌握改造进度,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及时解决难点堵点。落实扶持资金,2019年翻倍、2022年翻两倍提高补贴标准,其中2022年补贴金额最高达1500元/㎡,单个市场最高补贴达600万元。
二是综合治理,提质升级。2020年—2022年,开展农贸市场三年综合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农贸市场脏、乱、差等突出问题。2023年,在巩固深化三年综合治理成果基础上,组织开展全市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提升行动,对全市至少30家农贸市场实施环境卫生、食品安全、诚信经营、放心消费、智慧监管等11个方面的综合提升工程。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采取“清、拆、补、洗、管”五项措施,为全市农贸市场配发自动洗地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整治“缺斤少两”行为,为农贸市场配备“溯源公平秤”,推广水产档使用挂式双向显示电子计价吊秤等规范计量器具;推动“放心消费粤行动”,扎实开展放心市场、诚信市场和星级市场创建及评选活动,促进农贸市场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三是守正创新,标准引领。加强市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国有农贸市场引领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柠溪市场成为全国首个农贸市场管理标准化试点,制定实施珠海市农贸市场管理地方标准161项;星园市场、吉莲市场一批管理规范的市场成为文明新典范、城市新名片。引领市场现代化建设,全市农贸市场管理单位内外兼修,不仅“换新装、重颜值”,更要“强心脏、优服务”,提升“软件”水平,推动全市传统农贸市场全部转型升级为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新型农贸市场,打造颜值高、环境美、秩序佳、管理强、服务优的农贸市场。推动市场规范化管理,发布《农贸市场管理考评规范》地方标准,委托第三方机构每月对农贸市场开展考评,实现动态测评、分类考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促进市场精细化管理,创新开展星级文明诚信市场评选,对评定为五星级的市场,联合市文明办授牌;开展“星级市场”“优秀市场”评定等活动,其中香洲区对评定为优秀的市场重奖60余万元,引导市场争先创优、提档升级。
一是运用信息监管系统强化日常监管。充分运用“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信息监管系统”,建立完善全市88家农贸市场的主体数据库。利用信息监管系统的综合监管、统计分析、信息服务管理等6大模块,可查阅市场内4127家经营者信息,强化对经营者的日常监管,提升农贸市场监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二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强化食用农产品溯源。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实现食用农产品产地来源、商户信息、检测结果“一码追溯”。全市统一使用“广东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系统”,88家农贸市场(含6家批发市场)及1家农产品物流园,共计6362家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共上传进销货单162537条,实现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
三是运用“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主城区35家市场推行“互联网+监管”,以“实时抓拍+问题推送”模式大幅提升监管效能。“互联网+快检”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可视化监管快检过程,进一步规范快检行为,跟进快检任务完成进度,提高快检问题产品发现率,提升快检监管效能。
四是推广“互联网+农贸市场”管理模式。拱北市场、龙兴市场等市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集电子追溯、智慧支付、经营业务、信息发布、移动管理、质量追溯等于一身的农贸市场智慧监管系统。促进市场线上线下融合,鼓励和扶持农贸市场对接电商平台或网络商城,朝阳市场、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在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上直播带货、短视频引流,助推优质农产品销售,增强农贸市场竞争能力。(陈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