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体育课教学思想十篇
体育课教学思想十篇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课的教师承担着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而思想品德素质是素质中最基础、最根本的素质,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能力方面都比较强,而且身体健康方面也很好,但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问题或表现落后,那么给他一个综合的评价的话,我认为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将来也不一定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和社会,我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教学中应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在抓好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的同时也要抓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下面本人谈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
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是培养合格中学生的基础。
中学生在心理上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稳定性和烦躁性等方面处于错综矛盾的时期,这个时期和阶段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很强,而且各方面有渴望独立的意向和愿望,这样他们在学习上、思想上、行动上开始往往积极性很高,但在奋斗中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容易灰心丧气,有时会失去信心,在个性和心理上都存在不稳定的情绪,有时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表现出幼稚和天真的心态。
特别是在体育课中,有一小部分学习不善于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和训练,这说明这些学生并不是懒惰,也不是身体多么的健康,我认为他们在思想上存在问题,也没有充分认识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深入学生内部,跟学生交朋友,跟学生打成一片,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要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在体育课的训练中要给予学生信心和力量,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活动和训练,在训练中逐步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锻炼自己的思想意志,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2.1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纪律教育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体育课的具体操作进程中,教师的第一基本任务就是进行队列、队形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行动、思想,在训练中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指正、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个人行为及表现出的状态造成的对集体的全局的影响。
指引他们走上正规训练,珍惜每一分一秒的时光,在训练中要做到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集中精力,使他们养成训练动作迅速、准确、步调一致的习惯和优良作风,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思想,让他们深刻的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中学生。
2.2体育课的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意识和顽强的品质。坚强的意识和顽强的品质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和顽强的意志,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对学生进行肌肉活动的练习训练以及对锻炼兴趣的产生,让他们对肌肉活动的练习产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形成我要锻炼,我要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积极思想和作风,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自己顽强的训练,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线分钟仰卧起坐时,告诉学生,当做到一定数量和程度时肌肉感到酸痛,这时候是肌肉锻炼最关键的时刻,一定要坚强做下去,否则你的肌肉锻炼和成绩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目的是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和坚强的思想意志。
只要教师认真负责,强调训练要点,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顽强训练,会逐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和个性,会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2.3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要抓住时机,树立竞争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品质。优者胜劣者汰已是自然规律,在社会的发展中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符合时展的规律,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以及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品尝到胜利的欢乐和喜悦、失败的痛苦、拼搏的乐趣,在这胜利和失败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品质。
如,在接力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学生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应抓住这样的时机,启发学生在下一次的竞争中一定要有信心,要有战胜对方的决心,正确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思想,把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抓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挚爱,从小就在温室中成长,真正的“体力活”也许就是体育课上的适量运动。很多小孩怕吃苦,容易喊累,懒惰思想较为明显。譬如在一次800米的跑步训练中,有的能按要求完成任务,有的跑不完全程,跑一半就停下来开始走路,有的干脆停下来不跑了,直接坐在跑道上……面对这些情况,教师的激励教育就是学生的精神动力:表扬跑得好的学生,鼓励虽然走路但能坚持到终点的同学,帮助坐在地上不想动的学生(教师陪着他们跑,边走边鼓劲),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激励,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在作简单点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谈各自感受,回味“苦中有乐”的收获......经过有目的反复训练,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身心,提高了对一些枯燥的运动项目的认识,他们慢慢学会了吃苦,慢慢学会了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教师是课堂的导演,学生是剧中的演员,如何上好一堂精彩的体育课,这与师生的、学生的合作是分不开的,运动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基础。在集体活动的时候,往往需要各个小组成员的紧密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譬如一节前滚翻的教学课,其中有个环节是学生的自我创新环节,要求学生自己设置障碍跑练习(障碍当中一定要有前滚翻的动作环节)。学生们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共同设置了一个个有趣的“越过障碍游戏”。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尝试,然后分组交换练习,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充分感受了自己的设计成果。原来不会前滚翻的学生,在自己设置的练习中多次尝试,失败了再练,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效果非常好,使得一节枯燥的练习课变得非常生动,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目的。课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点评,互相学习,让他们充分感受集体的力量,尽情享受团队合作带来的运动乐趣。我在体育课中时常引导学生:“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不管在什么时候,包括以后的学习生活,只要能加强团队合作,有主动配合积极向上的精神,你都会成为强者。”——我要让我的学生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成为集体关注的人,首先就要学会做集体的一分子。
古代埃及自由民众十分重视自己子弟的教育,不仅强调道德和智力的培养,也十分关心身体健康。婴儿开始学步时,父母便让小孩光着身体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尽情地活动、嬉戏。当埃及人进入少年儿童阶段,捉迷藏、骑人马、滚铁环、抽陀螺、球戏等各种符合他们年龄、性格特点的活动形式成为他们的体育内容。青年时期,剧烈的户外游戏、各种球类活动,特别是跑跳运动和拳击、摔跤,都能使正在成长的青年人的身心得到满足。比赛培养了古埃及青年团结合作、遵守纪律的品德[1]。这些身体训练形式,使古埃及人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
古希腊提倡“智慧的人”(man of wisdom)与“行动的人”(man of action)相统一的教育理想,主张身心和谐发展,强调心理的、道德的和身体的全面发展,称之为美德。雅典人在进行身体训练时,除了着眼于结合军事和发展力量之外,还注意动作的协调灵活、身体的健美匀称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并通过体育培养勇敢、顽强、果断、谦让等优良品质。苏格拉底指出:“体育和音乐教育一样,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且要终其一生,我并不认为不良好的体质本身有利于灵魂的修养,相反,美好的灵魂它本身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改善体质。”古希腊一些思想家均从不同意义上阐述了道德与体育的关系,揭示了竞技运动的道德价值问题,提倡以勇敢、节制、智慧为美德的条目,以及以“健美的身体和完善的德性”相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很早就意识到体育对于人基本品质展的价值,认为符合少年儿童年龄、心理特征的体育游戏和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体育比赛,不仅可以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身体健康,而且可以从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他们主张身心和谐发展,强调心理的、道德的和身体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培养人勇敢、顽强、果断、谦让等美德,并阐述了体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曾说过:“教育绝不是着重于一个人心灵的培养;我们的教育也不是注重到一个人身体的锻炼,教育的对象是整个的人;我们决不能将之一分为二我们必须同等地给予发展,就像一鞭指挥着双马一样。”其体育观是“为了使他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他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可见,当时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儿童的心智、道德、体力都获得健全的发展,在教育中强调“身心既美且善”的古希腊教育理想,并且要让学生在体育锻炼感受到痛苦、疲劳、挫折及忍受,借此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17世纪,英国杰出的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3个组成部分,并认为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他对身体与理智、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阐述,他把体育放在第一位,提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健康的人,他提出了培养合乎17世纪英国社会需求的绅士标准,首先要身心平衡发展,跳舞、骑马、击剑等可以使人“优雅”和有“教养”。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的开篇写道:“人生幸福有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3]于是“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成了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
启蒙运动最卓越代表人物之一的卢梭,是一个身心统一论者,他认为,人的身心要和谐发展,人的心灵发育与其体力的发育是成比例的,身心应当和谐是大自然的要求。“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2]。卢梭十分强调感觉经验,提倡身体运动、体操、竞技和比赛。他认为。身体与心灵是相互影响的,提倡在学校修建体育设施,推广游戏和身体竞技活动。他强调,这些活动能培养人的2种品质,即合作、竞争。他提出童年期是自我意识形成期,是理智睡眠期,要通过身体活动来发展外部感受,培养真正的勇气和自立心,课程内容以体育、游戏为主,以情感性、劳作性的学习为中心。由此看出,卢梭不仅提倡身心和谐统一发展,还推崇游戏、竞技比赛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品质,同时他也指出了童年时期是培养学生勇敢、自立等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
19世纪瑞士著名的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各种身体训练,包括手工劳动、体操、竞技和游戏都有重要作用,并声明体操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四肢、智慧和心灵处于相互统一的和谐整体之中”,他曾说“体育对身体的补益是巨大而又毋庸置疑的,并且体育带来的道德方面的补益同样是有价值的。如果体育训练得当,对于促进儿童的欢乐和健康十分有用,而且欢乐和健康是道德教育的 2个十分重要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他们中间助长一定的团体精神、兄弟般的情感这是旁观者感到最为满意的。勤奋的习惯、坦诚的性格、个人勇气、吃苦耐劳等也是根据体育体系进行及早而持久锻炼的必然结果”[4]。可见,他的初等教育思想就在于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及它们的完全平衡和相互融通。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众多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都主张人的身心要和谐发展,认为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影响的,指出童年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提倡课程内容以游戏、竞技比赛活动为主,以情感性、劳作性的学习为中心,以此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勇敢、自立、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等品质。
在近代学校体育之父、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茨的著作中记载,当时德国把体育当作维持健康的一种措施,体育运动在发展上的教育作用常常被忽视,当时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从卫生的角度来考虑饮食、衣着、空气、日光、散步等养生之道。他认为体育运动只以保养为目标是不充分的,更重要的是增强体力,提高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性格。在此看出,体育教学的3大任务从18世纪后期就提出来了。德国学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福禄培尔被称作“幼儿教育之父”,他创立幼儿园,大力提倡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进行身体游戏活动,他指出竞技和游戏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运动天赋,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品格。他曾说“游戏是一种能形成非常强大的力量的心灵沐浴”“游戏是人类心灵发展的首要手段,是认识外在世界,从事物及事实中汇集原始经验与练习身心能力的首要任务”[4]。可见,在这些游戏中儿童的体力逐渐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其智力和道德品质也必然受到影响。正义感、节制、自我控制、忠诚、友爱和公正是他们的善良心灵和自由意志在参加这些集体游戏过程中的开花结果。
1827年,英国体育思想家托马斯-阿诺德从意大利回国,任贵族子弟办的拉格比学校校长。他很重视游戏、身体运动对教育的作用,积极把各种竞技游戏引进学校,培养贵族子弟果断、勇敢的思想品德,以提高教育效果。19世纪50年代,《汤姆-布朗的学校生活》一书讲述了英国拉格比学校生活的故事,小说所展现出来的对竞技和体能的重视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这深深影响了大批教育家、神职人员和普通民众,使人民形成了一种体育观念,即竞技运动的竞争精神是德性生活的特征,这种观念在19世纪下叶的美国取得了广泛共识。1861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出版了《教育论》,书中强调,在体育领域要重视自然的游戏,反对训练主义的体操制度,反对人为的体操。在体育中要遵循自然生长规律,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他大力提倡由人的自然本性所推动的游戏,使学生在自然游戏过程中获得持久的乐趣。他重视人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认为人的独立性是“人的品质中一个最有价值的因素”,一个人的学习尽量在独立的方式下进行,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锻炼人的坚毅和诚实的品质。
美国哲学家爱默森是将清教推向肌肉教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研究英国教育和人民生活,发展了他的自立哲学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信念,这种思想在竞技和健身运动中具有核心地位。他认为人的道德力量和勇气是依赖于他的体能,他要完成伟大的使命需要异常强健的体魄,人生第一财富是健康。他强调,如果教育者的理论脱离了游戏活动就无法完成对儿童的教育,射箭、网球、射击、骑马等这些运动才是真正的教育者。参与竞技运动有利于人的道德品质发展,这种观点逐渐为清教哲学所接受,肌肉教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认为通过体能训练和竞技练习可以实现心理、道德和宗教的教育目的。
在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教育理论中,体育是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与德育、美育、劳动教育、智育都是密切相关的,在实现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在进行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他明确提出,儿童的体育在于能够促进有机体的正常发育和增强健康,进入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体育的任务则应有所改变和增加,即除了增进身体健康外,还必须增加充实智慧才能,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提高审美素养和丰富美感等多项内容。有规律的经常性锻炼不仅可使身体变得健美、运动协调,而且可以培养性格、锻炼意志。他还特别强调:“体育不可能仅局限于锻炼身体与增进健康,它涉及培养道德尊严、建立纯洁与高尚的感情、确定道德与审美的准则及对周围世界作出评价与自我评价等人的个性方面的复杂问题。”[5]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众多的教育家和体育家都重视人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认为人的道德力量和勇气是依赖他的体能的。他们均推崇以自然的游戏、竞技活动来增进人的健康,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以及培养人的性格和锻炼人的意志,并进一步指出体育可以培养人的以下品质:果断、忠诚、正义感、节制、自主和自我控制等。
古代传说中有造棋教子的典故。《路史后纪十》载:“(丹朱)骜很媢克,兄弟为阋帝悲之,为制奕其以闲其情。”其意为,尧的儿子丹朱,品德不好、为人倨傲、凶狠、嫉妒、残刻,兄弟之间互相争吵,纷争不休,尧心里非常焦急,就制作了围棋教育丹朱,希望用“棋道”来转变他的品性,使之改邪归正。守之以仁、行之以义、秩之以礼、明之以智,这是围棋在教育上能做到的。
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说的是不离开生命根基的人活得长久,死后精神人格犹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程中的,自然生命之体与精神人格中的是和谐统一的、不分离 的。庄子道:“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竭。”所以要把形体锻炼与精神调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与阴同德,就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与阳同波,就像九天之上,自强不息。可见,就养生境界而论,先秦道家养生则超越了自然生命的界域,延伸到了精神人格的范畴,使养生达到了新的境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继承了西周官学中的“六艺”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的教学科目教授,体现了德育、智育和体育相互融通、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提倡遵“礼”的体育思想。孔子的思想是“仁”,道德标准是“礼”,他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道德完善的“文武兼备”的“仁”人。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7]孔子尚文,但文必须之以礼,孔子,但“勇而无礼则乱”,不论“武”多么“勇”,必须服从奴隶主贵族之“礼”,这其中的“武”则属于体育的范畴。同时,他重视扬“礼”的体育实践。他本人就是一位善射、御,“劲拓国门之关”的人。他认为,状况、道德品质是能否参加或参观射箭比赛的先决条件。行射、习御必须遵守“礼”,孔子的射技颇高,与他行射乃至观射者,必须是遵守礼仪的模范者,无礼和失礼者,不得与其行射。他认为行射不在争高下,而在于观道德,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8]“射”不只有“道”,而且有“礼”,有伦理,重要的不在射,而是以射扬礼。可见,孔子提倡体育在完善人的体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完善人的品格,体育是其承载德育目标的途径之一。
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子,他在培养学生理想人格中把“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作为重要标准,将道德教育置于首位,认为“德”是“力行”的方向和要求。他在学生德行的培养中,首先从道德意志的最基本特点坚韧不拔、艰苦朴素和勇敢顽强做起,他说:“勇,志之所以敢也”。“以其敢于是也,命之;不以其不敢于彼,害之”。他重视通过射御来培养人的德行,强健人的体魄,他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他的这些思想是典型的育德于体,以体育德、载德,德、智、体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思想。唯物主义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他很重视快乐体育,他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他进一步指出:“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9]可见,高格调的娱乐及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对移风易俗,净化社会环境,追求方面有重要作用。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古代体育以道德为重心,以修身养性、健康长寿为理念,在身心2方面的发展目标上更注重精神成效6T SPORTS,是作为一种践行道德法规的重要载体。将养生作为培养心性的工具和手段,重视以射、御来强健人的体魄、调节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德行、宣扬遵礼的思想,较好地反映古人从事体育活动的价值观。
在唐代,盛行一种体育活动木射,即以木代侯,以球为箭,用球击射木侯。据《郡斋读书志》记载,木射“为十五笋以代侯,击地球以触之”。木射场地上一端设立15个笋形平底木柱,每个木柱有一个用朱笔或墨笔写的字,用朱笔写的字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共10个字,用墨笔写的字有傲、慢、吝、贪、滥,5个字。在场地的另一端,参与者用木球抛向木柱,击中红字木柱为胜,而击中黑字木柱为败。在木射运动中,对文明和不文明行为作了明显的对比,并鼓励人们接受文明礼仪和价值观。古代的体育活动注重礼仪,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套稳固的道德价值体系,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体育是作为一种践行道德法规的重要载体。在13世纪的《蹴鞠图谱》中论述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其中指出,“要和气、信实、忠诚、温良、尊重、谦让、礼法,禁戒多言、、争斗”因此,儒家仁爱思想中包含的宽厚、容忍、人道、谦虚、忠诚等内涵在古代武术和养生道德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体育比赛中,重点不是鼓励取胜,而是比较谁更符合伦理规范,胜负无足轻重,但提倡“君子之争”,以和为贵,体育更体现出一种娱乐性、礼仪性、伦理性的价值。
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他要求学生“文武相济”,全面发展,他对体育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不仅看到了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而且看到了体育蕴含的德育和智育功能,概括成4句话,即“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情性,长人神智”。关于体育的德育功能,他曾说:“人之心不可令闲,闲则逸,逸则放”“习礼则周旋跪拜,习乐则文舞、武舞,习御则挽疆、把辔,活血脉,壮筋骨”“以礼、乐、兵、农,心意身世,一致加功,是为正学”。在招收学生时,他就提出了要求,即“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10]。其中是体育的“射”“御”“兵”作为必修课之一,被明确地提出。他最爱说的话是“身心一齐竦起”“人己事物一致”“身心道艺致加功”。以习礼论,有俯仰升降进退之节,所以劳动身体,习行时必严恭寅畏,所以振竦精神,讲求节文度数,所以增长智慧。每日如此做法,则身心2方面之锻炼,常平均用力而无间断。颜元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是坚持德育、智育、体育三位合一的原则,力主“身、心、道、艺一致加功”,以培养担荷圣道、经世致用、匡时救世的人才,德才兼备是颜元对其理想人格的总体要求。颜元是一位全面教育思想的早期尝试者,他明确提出了体育具有德育和智育的功能。
本 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在木射、蹴鞠和武术活动中充分体现着仁爱的思想:宽厚、容忍、人道、谦虚、忠诚。教育家颜元对体育价值有着深刻的理解,不仅认识到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而且看到了体育蕴含的德育和智育功能,提出将体育的“射”“御”“兵”作为学校必修课程,坚持德育、智育、体育三位合一。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将体育置于首位。关于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他坚持体育的基础地位:“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忠孝,人伦之大道也。非健康之本,无以行之”“于国家亦然。一切道德皆非羸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自体育始矣”!无产阶级家恽代英曾说:“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深刻地阐述了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阐明了身体和德育应是互动的关系,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他提倡“身心并完”的体育发展观,倡导学校宜“三育并重”,寓德于体,此乃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至理。
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不仅意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有通过体育培养公民道德素质的想法。在发展体育运动中,他特别重视体育道德的培养,把体育看作是铸造公民优良素质的途径之一。他主张“德体并进”和“体与育并重”。曾说:“运动之所争也,胜负而已,苟一战而负,人格上固尤在已,若人格一有所损伤,则虽胜又岂值得若许代价哉?”这充分体现出在他的体育指导思想中极其重要的是“以德为本”的育人精神。著名大学校长梅贻琦把体育看成是学生“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他认为体育可以培养团队组织意识、合作品质和竞争精神。体育“重在团队道德的培养”,竞赛的意义在于“练习团队的合作守法的习惯”。著名体育家马约翰认为,体育具有培养道德和性格的价值,体育能够带来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自信心、进取心和争取胜利的决心。他在专论《体育的迁移价值》中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和最好工具,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他曾说:“体育的功效最重要的在培养人格,补充教育的不足,教学生培养一种干、干、干!的精神,负责任,帮助别人。我一直跟新生讲Sportsmanship。”
本时期“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众多著名教育家、家都注重体育的基础地位,提倡德体并进,将体育作为完善人格、培养公德的最好方法。他们认识到体育可以培养团队组织意识、合作品质和竞争精神,并将体育与强国强种、爱国联系在一起,认为寓德于体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古今中外“寓德于体”教育思想对现代体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以古喻今”“洋为中用”,并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以指导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教学具有身体练习和开放的体育空间特征,体现出竞争性、实践性、直观性、社会性和突发性等特性,这为学生的德性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内外教育自古以来重视在体育中培养人良好的德性品质,如勇敢、顽强、进取、忍耐、竞争、合作、公正、公平、自立、尊重及责任等。体育课程借其丰厚的德性内涵,成为学生德性生成的重要源泉,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和实现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价值和魅力。并且,古今中外都不乏“寓德于体”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在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其中包括体育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但是,曾经作为我国体育教育一大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本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被取而代之的是“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虽然道德教育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它们能够承载“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吗?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共融之处,也存在不同之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实施当中,由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都有各自侧重的发展领域和重点,难以承载道德教育的任务,从而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相对弱化。笔者认为,不妨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合二为一,另设一个“思想品德”的目标。或者,将三者区分开来,将道德教育的任务具体纳入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中去。
古今中外的道德教育思想和体育教育实践表明,体育对于道德教育的价值内在于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德行意蕴,德育的特点、目标和形式,都决定了体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性。体育之于道德教育,不是在体育活动中体现道德教育,也不是在体育教育中挖掘道德教育,而是在体育教育中,只要我们遵循着体育的内在属性、贯彻着体育的基本原则、体现着体育的核心精神,就必然具有德育的价值和功能。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该特征引申出承受运动负荷和运动技能2个表现形式。体育教师应该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独特性,避免“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其间的道德教育不能游离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法而独立进行,而必须与体育实践有机地结合。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要合理设定和明确表述,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出层次性与差异性,目标的实施要遵循因材施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和全面发展的原则。体育的竞争精神是德性生活的特征,体育的最大魅力在于永恒的竞争,在于有规则的、公正的、平等的竞争。学生在奋力拼搏和积极进取中,恪守体育的规则,追求体育的价值,锤炼拼搏、进取、公正、自律和节制的个性品质。体育的另一种魅力在于不停地追求与超越,学生从中激发自己的运动潜能,挑战自身的生理极限,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以追求人的健美、完善、聪慧、愉悦,进而追求人类社会的友谊、和平、公正、进步。
从古至今,国内外众多学者阐述了道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都明确指出体育对人基本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因为道德教育是德育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部分。特别是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的一些思想家均从不同意义上阐述了道德与体育的关系,阐释了竞技运动的道德价值,以勇敢、节制、正义、忠诚、果断、智慧为美德和道德教育观,以及以“健美的身体和完善的德性”相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其德育工作的侧重点是各不相同的,有时过于突出性、时代性,道。所谓“守一”,即体育蕴含着基本道德教育的价值,最适合基本道德教育,虽然体育教学中有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但更重要的是基本道德教育的内容。所谓“望多”,即体育教学中的基本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教育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望多”,从而加强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本身。
这是通过设置道德情境,让学生表演或体验自己或角色的心理或行为,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人格的作用。如,进行法制教育时设计例子,小明、小刚是初一某班的学生,由于一件小事两人产生了摩擦,小明说:初三某某是我“哥哥”,你等着。不久小明就叫他“哥哥”来,不问青红皂白把小刚打了一顿,最终小刚脾脏被打破,构成重伤,当时小刚晕倒在地,小明和他“哥哥”都吓得不知所措。最后,小明和他“哥哥”分别被公安机关追究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结合材料思考问题:1.如果你是小明和他“哥哥”,你愿意这样的后果发生吗?面对后果你后悔吗?2.如果你是小刚或小刚同学,你对小明这种动不动就喊人来打架的行为持什么态度?3.如果你是小明“哥哥”,将你和小刚角色互换一下,你希望别人将你打伤致残吗?4.如果你是小明,回过头来想想,你想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让学生体验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具有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人格。我发现法律部分设置具体情境比说教的效果好多了。
有位大师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还是有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思想。”初中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出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父母是否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正方:父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反方:父母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具体过程为:1.将整个辩论赛的要求向学生讲清楚,分组抽签,决定正反方,选出主席。2.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写辩论稿。3.组织辩论赛。辩论时,教师或思想品德课代表充当主持人。分别请正方、反方的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让他们各推出一位能说会道的学生总结。正方学生列出如下理由: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学习;打工会影响学习;以后找到好的工作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好地孝敬父母;学生没有社会经历,打工的话可能被骗,甚至影响人身安全;一些大学生打工的钱是挥霍掉的,反而使他们受到更大的。而反方学生不甘示弱,他们的理由是:父母基本都是工薪阶层,提供子女读书很不容易,打工可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已没有支付教育费的义务;打工可扩大知识面,是能够促进学习的;培养自己自立自强的能力;早点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毕业后还是要面对社会的。临近下课,学生还言犹未尽。4.教师对学生的辩论表现进行评价。辩论课上,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学生思路清晰,表现精彩。通过组织辩论,提高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表达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实现乐教乐学。
为了方便课堂上或课外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座位靠近的四至六人为一组。建组时要确定每个小组的组名、口号、目标、分工(正副组长、记录员、点评员、形象大使、美工),需根据班级人数及素质进行分工。需强调纪律和规则,规定讨论时间与汇报讨论结果的时间,在其他组发言时要善于聆听,不准有声音。在上《学习新天地》一课时,“学习新特点”部分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现在学习中遇到哪些麻烦?这是刚进初一的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讨论相当激烈。他们遇到的问题很多,比如课程比小学多;每节课时间比小学稍长,但课堂上需要掌握的内容却很多;教师不会像小学那样一个知识反复强调很多遍;因为基础薄弱,上英语课时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听不懂教师讲的内容。因为时间有限,对于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可由教师及部分学生课堂上进行解答,思想品德教师也可把学生的一些情况向其他学科教师反映。思想品德课是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一门课程,应该源于学生,并回到学生中去。“学习新特点”运用小组教学,教学效果很好,课堂内容充实,不是空洞的说教,真实地反映了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肤浅认识和初步尝试,不太全面,也不太科学,还有待改进。但我相信,坚持让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参与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活动热情。
主体性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教育界提出的基础教育新思想,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高中思想课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课程,《普通高中思想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思想课要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生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其理念与主体陸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真正落实高中思想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社会主体,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陸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在进行高中思想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将师生关系定位为“、平等、合作”的关系,让“讲台”成为师生课堂、平等交往的“平台”。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陸,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而不是扼杀、摧残。
当然,强调平等并不是要求教师“退位”,学生“登基”,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相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更要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艺术(含评价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地因势利导,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以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
教师要在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的同时,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体现课程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在教学內容的设计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主体要求,尽可能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1)教学內容要生活化。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新课程教学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高中生群体;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对于生活,正如鲁洁教授所言:“它是用学生的眼睛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构成学生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从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籍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的成熟,缩短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期。
(2)确定恰当的知识落差,教学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教材这个主体媒介所进行的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往返流动、交互传递获取的过程。学生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参与程度如何,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诸多因素以外,还受制于课堂教学的知识的落差,即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量与学生可能接受的知识量之间的比差。如果落差过大,学生就可能失去招架之力,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相反,如果落差过小,学生就会感到索然寡味、如同嚼蜡,逐步形成厌学心态,失去学习的和热情。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3)教学内容还要有梯度,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愉悦,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体验了成功的滋味,才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主体陸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陸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影响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达到优化,使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和决定着它们的诸多条件相互促进、紧密结合,进而主导学生的身心发展。
《普通高中思想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陸,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寻找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并对合作学习的对象分组、过程要求、激励策略等进行设计,以确保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业的设计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要突出多样性,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如:讲故事、演小品、演讲赛、辩论赛、讨论会等。二要突出开放性,作业的设计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把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加强知识性作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布置作业还要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例如可以布置小论文、社会调查等作业。三要突出合作性,如以小组为单位,出小报或专题黑板报等。四要突出实践性。如学过《公民的储蓄》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假如你家中了100万大奖,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家庭特点与需要,制定一项家庭投资方案。五要突出自主性,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自己从练习中选择作业。
(1)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其价值取向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与甄选,而是发挥发展性评价的激励、导向、反馈功能,强调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倡导过程性评价。即将评价重心转向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要求评价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案例教学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便是它的教学雏形。案例教学的系统化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1918 年人们把哈佛大学法学院和商学院结合实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正式称为“案例教学”。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获得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他们主办的“校际案例交流所”以及案例教学研讨会为案例教学在美国的推广和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1980年夏,美国教师团与中国教师对特许开放的四座城市的20 余家企业进行采访,编成80余篇案例,并在大连培训中心首期厂长、经理研修班的教学中试用。自此,我国在管理教学中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从上个世纪90 年始在我国应用于教育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育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等方式加强学习者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习者批判反思意识、团体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它与讲授法相对立。中学思想课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常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对这些特殊的社会情境进行研究、讨论,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对案例问题的见解或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模式。对《思想》教学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事实上,在课的案例教学中潜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很值得教师进行深入的挖掘,使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让案例教学闪耀出德育的智慧。
思想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教师更注重前两个目标的实现,而忽略第三个目标的达成。其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是更为有用的,因为它能指导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作为思想课教师我们不能只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在实践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受到教师的广泛青睐,特别是在课教学中,更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学科是一门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显性课程,性质上有其独特性。它除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决定了我们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给学生有关的哲学、经济学、学的基本常识以外,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为了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也不能为了德育而讲德育。当素质教育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我们那套“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它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思想课实效性、焦点性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成为我们教学改革中一致注目的焦点。
案例讨论,提升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质。在今天,学生在学习成绩上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主要不是学习智力的差异,而是学习品质的差异。帮助学生矫正异常学习行为,克服不良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品质,也就成了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如在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中,讲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时,我借用明朝文嘉的《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这首诗很好地说明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道理。我在这一知识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这首诗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使学生明确这样一个道理:时间就是生命,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运用知识的机会,就是抓住了希望,绝不能把今天的宝贵时光虚掷给明天。虚度光阴,就是折损生命,及时努力,就是开辟理想。学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使自己的学习品质得到逐步的提升。
案例移植,提升生活品质。生活品质有着丰富的内涵,如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等,表示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展示着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文明素质等。今天的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年代,信息社会更是给他们带来了与外界广泛而又便捷的联系。在生活上,他们追求独立,崇尚另类,张扬个性,充分彰显了青少年学生的无限生命活力。但由于他们还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他们的社会阅历相对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对生活品质的理解往往带有片面性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曲解,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表现出一些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矫正,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案例点评,提升心理品质。学生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同时也直接关系着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它是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和高尚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把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来。如《经济生活》“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我在介绍“科学发展观”时。介绍了人类思想发展史上蕴含的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包括儒家的“仁”.“和而不同”.“中和”.“和为贵”.“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在同学明白和谐思想重要性的同时,我做了进一步的点评: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担当起重任,除了要有过硬的知识本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要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学会尊重.忠诚.正直.善解人意,克服自己人性中的弱点,杜绝狭隘和自私,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适应未来社会,并有所作为,仅有科学文化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练就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变化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
讲解法是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课的目的、内容、意义或是动作名称、要领和方法等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启发性地讲解,不仅能使学生形成正确课程与动作认识,获得知识,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正确对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明确课堂各部分的特点与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健美操第一堂课和每堂课开始部分的导入。在健美操的第一堂课中,需要对教材全面深入的分析、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等的了解和教学环境的熟悉,通过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健美操课程的起源、发展、特点、概念、内容,引导学生在大脑里构建课程,在了解与接收课程信息中激发内心想要学习本课程的,促成跃跃欲试的行动。在每堂课的开始部分,根据课堂内容、学生情况、天气变化或是当前相关的健美操发展动态等,多采用激励和简洁有力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每堂课的目标、内容与要求,确定好自己的学习方向、内容,以良好的心理与身体状态,做好课程学习的准备,从而迅速进入课堂学习。
健美操基本动作的学习与掌握需要讲解,正确的讲解便是形成正确动作意识与技能的重要一步,因此需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运用术语,启发学生思维,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如健美操动作中的基本步伐教学,讲清动作名称、内容、顺序、方向、重点和要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作意识。
引领法是教师或优秀学生采用背面示范或镜面示范,配合语言、口令、手势等,带动学生一起完成相关动作的方法,常用于课堂热身部份、新动作的完整练习或是旧动作的复习与强化。这种教法可以使学生做到眼看、耳听、心数、体动、脑记五位一体同步进行,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动作过程中易记、易做、易懂,有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和技术,提高练习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中应注重课堂各阶段的运用。即在开始部份注重情绪的调动。通过健美操领操式热身,改善课堂氛围,使学生从身体和音乐的感悟中提前进入状态,从而保证准备部分的质量。在基本部分的中后部分,即学生体力和注意力的下降时,或是课堂中重难点动作、易出错动作时采用健美操领操,强化教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重新活跃课堂气氛。在结束部分,即学生体力和脑力感到疲劳时采用健美操领操技术,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轻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在跟随教师做动作中身体的各部位进行简单的放松,使学生的再次想学习的情绪得到保持,再次学习的执行力得到保证。另外,注重引领的重点、次数、时机和方向的选择。加强引领动作的编排和音乐的选择,强化基础动作的变换条件下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重复练习与变换练习中,加强对基础动作的体验与强化,从而提高动作技术与技能。
示范法是健美操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直观法,是教师或是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通过感观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多用于新动作学习。由于初学健美操的学生身体的控制力、步伐的准确性及动作到位性都比较差,所以教师应多强调动作要领示范与讲解。因为基本动作是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和训练身体各部位肌肉运动感觉的关键,掌握基本动作后才可以更快地掌握复杂动作和成套动作。因此,在健美操新动作教学中应强调:示范目的明确,示范动作正确,多种示范方法有效结合运用。即要向学生明确示范动作内容、重点、难点,采用慢速或是快速或是快慢结合、背面与镜面或是侧面等示范面,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肌感觉等器官来感知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完成方法以及时间与空间等,从而迅速而有效的吸引学生,使其建立起形象生动的和正确的动作表象,集中注意力,激起学习和练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模仿,参与到学习中来。
递加循环法是指每学习一个动作或一个组合时后,再与前面所学的动作或组合连接起来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成套健美操动作教学。其优点是具有连续传授动作的特点,让学生在动中学习动作,可以避免由于学习动作过程中的间断而影响动作的完整和运动负荷的连续性,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巩固先前所学的动作,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技术要领,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动作后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同时,掌握一定动作或是组合后又有新的内容与任务,并且动作连接有一定的规律,使学生不断得到新的刺激,提高练习兴趣。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讲练”结合;注意各动作组合不宜太长,一般是一个八拍为宜,以便学生记忆;一个动作组合学习必须在掌握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组合学习,进入下一个组合后须及时与前面组合连接;动作组合简单的宜用完整法,复杂的动作组合须分解,先下肢,后上肢,再组合,或是相反,节奏由慢到快。
练习法运用于健美操整个课堂教学,主要是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重复练习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运动负荷条件下,根据动作完成的要求,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常用于掌握基本动作和基本步伐和成套动作。变换练习法是指为了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能力和技巧,变换动作幅度,动作速度,动作节奏,动作形式的练习方法,通常是应用于对旧动作的巩固。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学生练习水平及掌握程度的不统一;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健美操的千变万化,以及跳操过程中实现自我提高、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在运用重复练习法中,应注意重复的次数不能过多,有效地运用单一重复、连续重复和间歇重复,让学生大脑以不处于疲劳为宜;运用变换练习法中,速度、节奏变化不能过于频繁,让学生有一定时间适应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学习新鲜感。
分组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将学生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进行练习的方法。由于健美操教学以成套动作为主,教学对象较多,教师不可能每次都能把全班同学照看过来。因此,在全班集体教授新的教学内容后,可启发学生,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再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巩固已学内容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组织能力等。比如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段健美操组合动作,即右面四个八拍的动作后,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想办法完成反方向动作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让小组以表演或比赛的形式在大家面前展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给予学生较多的参与学习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的能力,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大众健美操主要以一定的基本步伐配合一定的手势动作组成。即由一定的组合动作形式组成:按部位划分有头、颈、肩、胸、腰、髋、上肢、下肢等动作;按动作种类划分有屈、绕、振、旋等;动作方向主要是呈对称性;主要传授成套动作,成套动作容易在一定时间里忘记。因此,健美操教学不应仅限于基本动作技术的掌握,更应注重课程的拓展,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应在教给学生动作技术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些动作进行整理、归类,带领学生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基本动作,从而为教学和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即让学生扎实掌握基本动作后,学会简单的创编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动作,根据所学的基本动作串联或改动编排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健美操。这样有效地巩固了学习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促进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教学中采用小比赛或小测试的方法能够督促学生记忆、强化动作,提高学生在精力不集中时动作的学习效率。因此,利用健美操理论课堂系统讲授健美操基本理论与欣赏、评价健美操的方法,或是通过实践课堂,即借助动作教学、分组比赛和测验的时机慢慢讲解渗透简单的健美操评判规则,并有效及时地现场动作的进行评价与讨论,从而让学生具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学习与评判标准,并能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准备、参与、或是欣赏健美操,在竞赛中既体验到乐趣又学到知识。同时,应注意竞赛分组要适当,运用时间与频率要适度,要有控制措施;加强竞赛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对待竞赛,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积极乐观地参与到竞赛中来。
终身体育思想越来越被社会接受,受到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视。作为健美操课程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该课程本身特点,挖掘常用教学法的作用,将终身体育思想切实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观念、掌握终身学习技术与方法、形成终身锻炼能力与习惯,最终成为一个终身体育的爱好者和受益者。
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人才,新时期的少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结合不断变化的新的社会因素和市场要求,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从目前看大多数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放松了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的学习,老一辈曾教育过我们:学习不好是次品,思想道德不好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为防止学生身体素质的下滑,我们就应重视思想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主动的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学习体育知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所带的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能自愿参加体育活动,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身体素质均保持良好,体育达标测试就能说明问题,均能达到要求。
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认识,树立新风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尽职尽责,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往往对今后一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这个重要时期对他们应从严要求,重引导,重系统培养,特别应把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放到首要位置。
美国体育理论专家布切尔博士来华讲学中曾这样说过:“最高明的体育教师是善于转变学生态度的人。”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作用与主体积极配合才能使教学、锻炼双丰收。如何配合呢?首先是熟悉了解学生,熟悉了解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教师基本功之一。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断地分析,研究他的心理和个性特点,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正确有效的教育和引导,怎样了解叙述,熟悉学生呢?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结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活动爱好和班级特点等,第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在教学活动之余多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感受,一般分三层了解: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一般参与学生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教学小结中记录,第三,了解学生学校——家庭——周边环境——班主任——时期。环境、学校面貌、班主任及社会发展时期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必须学会应对社会发展变化对体育教学教育的影响。了解了学生所处总体环境,家庭和班级特点及班主任对学生的培养和管理特点,才能更好有效的搞好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体育教学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从战略高度出发,抓好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关键,体育教育教学不可缺,思想教育宣传是完成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如何才能使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有效落实,我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善于发展少年儿童的优点和学习活动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积极上进。严格要求品学兼优的学生,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帮助较差的学生进步,同时要有团队集体感,把爱奉献给学生。
(3)教师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关心和耐心说服的原则,采用生动活泼,循循善诱,启发引导,以理服人的方法,注重全局个别关心辅导,讲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4)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宣传和动员工作,着重发掘积极因素,发挥榜样的力量,还应充分发挥学生中班队干部和体育骨干(运动员)的带头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理、自主、自治能力,发挥优秀生的影响能力。
(5)加强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抓好学生的团队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管理,树正气,去歪风。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西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利用地域资源创新地方高校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1108)
主体教育是一种基于主体哲学对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以哲学中的主体概念和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哲学范畴,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确立、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是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侧重表现主体的地位,指人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能动性侧重表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所谓创造就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来满足人的需要。世界的改变正是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完成的,人通过自觉创造活动获得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进而把握和改变世界。主体教育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人的发展规定构建的一种教育体系,重在回归教育本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能动、创造地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主体教育的提出并非偶然,具有深刻的时代根据。我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走向现代化,这至少意味着两个方面:一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二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现代工业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人对自然的支配,人凭借科学技术从自然界获取巨大财富。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过程,就是从自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从群体中的个人向独立的个人转变的过程。个人是主体的基本形态,个人的独立是主体性的首要前提。主体意识正是现代人对自然的支配性关系和个人的独立性在观念中的体现。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许多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和难产后,才逐渐意识到: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转变为现代公民的人格,它的现代、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获得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为现代化国家。”笔者认为,所谓现代公民人格的核心是一种主体意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确立主体意识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当代中国社会除了经历现代化的变迁外,还经历着巨大的体制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从哲学上看是单一的主体,计划制定人作为主体,与无数个客体发生关系,在这种主客授受关系中,人无主体性可言,个人的主体性处于尚未展开阶段,人的内在潜力被上级、单位、群体所遮蔽。人的主体性的缺乏,势必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0世纪80年始的改革开放,旨在走出传统僵化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最大功能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是弘扬人的主体性。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教育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主体教育的提出,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主体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主体生成、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然而,传统的思想教育尚未把发展人的主体性作为主题,对人的价值和地位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思想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多从社会需要角度出发,强调思想教育要培养继承既定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个体,而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思想政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过度的化倾向。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责任,具有性,这是社会主义大学不同于资本主义大学的标志。但性与主体性并不冲突,这两方面本应是思想教育社会与个人双重目标的内在要求,但实施起来却走向了目标的单一化,即注重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化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作为论证或证明的工具,以宣传的方式进行世界观教育,甚至把思政课变为解释政策、美化现实的手段,使本应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理论变得形式化、表面化,远离了社会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多采取灌输式教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地视为真理,把自己视为真理的传播者,单向地灌输正面价值;把学生掌握的知识数量作为衡量和考核学生的标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我们不是在发现学生不同需要和社会变化的基础上,选择编排教学知识,教育德性人格;也不是在对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和批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判断选择能力,没有把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复杂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这些传统思想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其弊端在现代社会日渐显现。由于主体价值的丧失,学生被动接受既定的规范准则,面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常常无所适从。
人的主体性是个体生命的内在需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人们与生俱来的身心各种能力都具有渴求发展的特性,即主动性。他宣称:“人的固有本质就是人的主动性,一切人性、自由精神及其他特性都是从这一主动性出发。”强调的是,教育要培养人的主体性,教育的任务不是叫人去适应现存的状况,恰恰相反,是激起人们去改革现存状况。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特征是具有主体性。只有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生命意义的高度,将其作为是人的生存境界时,才会改变灌输式教育模式。大学生正处在主体性形成和提升时期,让思想教育回归其原有的本质,培养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思想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理论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有助于思政课教学主体性目标的实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实施高校思想理论课社会实践是思想教育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举措。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即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二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系统的理论灌输,离不开课堂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传道解惑,以客观存在的“物的运动”为主题。思政课教学同样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重在身体力行,以“人的行动”为主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不是纯理论课,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不是文本的内容,而是现实的内容;它不是个人思想观点的介绍,而是动态的,与当前的现实相结合的理论,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实践是主体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改变客体的活动。人类实践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活动就在于它的主体性。实践性和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基本特征,两者互为犄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原则及实践的主体性决定了思想理论课教学不能单纯依靠课堂理论教学,其内在要求与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大学生把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内化转变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思政课面对的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是人们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展示和显现出来的个人知识、技能和修养,是个人生命力的自然舒展。素质也就是能力。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素质和能力的形成机制是内化与养成。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理论“内化”为素质和能力。根据实践教学的学生主体性目标,可以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或个人生长发展过程中问题的讨论、辩论、演讲、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实践教学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两者共同统一于思政课教学中。二是校园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内义务劳动和服务、学生社团、重大节日的庆典活动、法制宣传、道德宣传、各类学术讲座、文娱体育等展开实践教学。学校也是一个社会。校园本身就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可以使大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炼、自我升华。三是社会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环境,让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与体验者,主观世界得到感性教育、主体能力得到优化。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应根据各门课程的内容和性质确立,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问、红色之旅、志愿者活动等途径展开。
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它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其发生的教学场所在――社会,由此而决定了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就心理素质而言,它处于素质的中间层次,包括心理过程的知、情、意三个方面,在素质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处理好身心与实践的关系,即在生活实践中促进知、情、意的协调发展,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适应性的,每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都是与他人及环境交流与调适的结果。对大学生来说,实践意味着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各种素质的成长。生活实践不断展现始料不及的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独立性得到锻炼,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正如杜威所言:“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生活在根本意义上是一种体验而不是知识,对美好生活的体验要优于美好的知识。”
[2]徐志远,曹杰,王咏梅.社会化与主体化:思想教育的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2004(7).
思想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显象,高校思想理论课不断面临挑战,需要不断地优化,以保证其教学效果和指导作用。体育院系思想理论课教学除了迎接普通高校思想理论课的严峻挑战外,还面临很多特有的困难,须有的放矢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
为了搜集第一手资料,了解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低效所在。本课题组在河北体育学院2008级、2009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全院六个系。调查采用随机抽取、集中填答式方式分批进行,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问卷166份,有效问卷160份,回收有效率为94.12%。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体育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对于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学生们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选项的选择不相上下,在二三成左右。六成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缺乏吸引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学们集中选择的是“课程内容不能解决实际思想问题”、“ 进度太快”、“ 填鸭式教学,缺少师生互动”,百分率分别为50%、38.75%及35%。教学效果的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目前,思想理论课往往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学生人数多(100人左右)。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仍然延续“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产生厌学情绪,往往是台上“高谈阔论”,台下“昏昏欲睡”。
2、学生的学习态度令人担忧。新生经过军训和入学教育后,刚开始时组织纪律性还比较强。但是,好景不长,有些人便开始身在“曹营”心在“汉”,“抬头率”、“入脑率”不高。调查显示,对于思想理论课教科书,只有18.75%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看,而66.88%的同学仅是偶尔翻翻,11.25%的同学在考试前看看。在课堂上,能够坚持听讲的同学仅占总数的42.5%。这显然与体育生活泼好动及学习习惯较差有关。虽然经常缺课的学生并不多,但一般同学都是抱着“公共理论课是必选课,必须要通过考试”的想法来上课的,大多数学生不会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在这门课上。因此,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每位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线、学生的期望值较大。虽然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思想理论课的学习态度堪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但他们对该课的期望值还是很大。调查得知,59.38%的同学认为高校开设思想理论课有必要,30.62%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即绝大多数同学认同学习该课的必要性。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类型是“问题式教学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占46.25%;其次是“师生互动讨论为主”,占21.25%;再次为“讲授和讨论有机结合”,占19.38%。对于课堂上使用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86.25%的同学认为对增强教学效果有帮助。从调查来看,学生不喜欢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被动听课的教学模式,而是希望自己能参与一些教学活动与过程。有关提高思想理论课教学实效亟待解决的问题,五成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理论联系实际,解答当前的热点、难点”及“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七成学生认为,思想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应该是“既有学术造诣和责任感,又有人格魅力及较强的教学能力”。
分析研究体育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特点,通过长期的实践,我们找到了以下几条切实提高体育院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深入实际,增强教学针对性。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活泼外向、性情开朗,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较差,普遍欠缺人文知识及人文素质。而他们恰恰又处在传统向现代过渡、先进与落后对垒、东方与西方碰撞的变革时代,这一切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社会心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急剧变。